“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希望你明白。”
“一切挣扎都将是无效的。”
何乔帆的双脚被固定起来。
他的眼嘴再一次被封上,这一回他依然无处可逃。
短短几分钟,在何乔帆的世界里,却仿佛经历了很久。
邵莫夫取完样后将他手上松绑。
何乔帆虚弱的瘫倒在床上。
所有的束缚都已经褪去。
而如今,连空气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禁锢。
邵莫夫抽取了何乔帆的血液,用于三项血液研究。
何乔帆被放置到了无菌仓内,每两天邵莫夫都会来抽一次血。
抽完血他就进入实验室。在里面呆上大半天。
基因院内大多数事情他都放手让林恒去接手,除非必要的例会与重要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外,他几乎不再接手任何事情。
林恒有些忧愁看着自家教授。
“邵教授,您脸色不太好。”
邵莫夫看着他。
“林恒,我希望你成长的再快点,尽快接手基因院的事情。”
“可是,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事情了。”
“你做的事,只是我安排你做的。除此之外,你没有做一点别的突破啊。林恒,你不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吗?”
“我…这不是有你在吗,我操心别的做什么。”
“林恒,如果今天我不在这里了,我病了,或者发生意外了。你怎么办?”
“开会发言的时候,想到问题为什么不说?没有我叮嘱,就不去接触同行业的人,这像话么?”
“不是两条腿走出来就算走出来了。”
“你要学会生存。扎根在这里,即使我不在你也要有能力让这里成为你的容身之地。”
“教授…”
“你这是在撒娇?”
“不…”
邵莫夫站了起来,他比林恒稍高一些。
“知道这样对你来说有点苛责了,但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没有我庇护的地方,我希望你能生存下去。现在趁着我还有能力庇护你,多学点东西,别怕犯错。我能替你兜着。”
“是。”
林恒感觉眼角一片温热,带着些青年人被训斥的羞涩。
邵莫夫:“回去好好想想吧。”
林恒:“教授,你也要多注意身体。”
邵莫夫:“知道了,晚上开会,你准备发言。”
会议内容是关于七子获取营养的问题。
接触七子的除了林恒以外还有三名研究员。
在体内孕育过程中,胚胎细胞与松散子宫表层融合,形成胎盘。胎盘连接脐带,进行血液营养物质等供应。
而作为体外孕育的过程中,胚囊附着在人工胎盘上。人工脐带作为输送营养的介质。
胚囊的吸收营养的过程,并不理想。
几个专家都聚在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夂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在夂类早期的资料信息有记载。
只是人类机体比夂类来的脆落,在自循环内,发生了小部分感染概率也大。
会议开到了深夜。
邵莫夫牵头,几个专家与研究员讨论。
在基因院的侧楼内,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有一个胚胎,正在正常的生长着。
同样的容器内,七子与它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是物种抉择,是某种自然的选择。
人类最终还是要被自然给抛弃吗?
邵莫夫这几天熬的心力憔悴。
第六代的胚胎孕育也已经在着手准备,邵莫夫将这批交给林恒来负责。
林恒身上的担子越压越多,但他却能时刻调整好自己。
研究方向上只要给他时间,他总会想出解决的办法。所以在短短几个月内,他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林恒的性子与林诺是有些差别的,但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很多教授对林恒也很是看好。有人说在林恒身上看到了林诺的影子。
邵莫夫只是告诉他:“别骄傲。”
叮嘱他别把事情办出错。
邵莫夫在尝试新的研究时,何乔帆的身体也越来越微弱。
邵莫夫也察觉到他身体的不振,拿着灵药吊着他的命。
何乔帆每日例行的活动是吃药,抽血。
邵莫夫熬着通红的眼睛,每天给他注射药剂,给他喂药。
半年的时间来,邵莫夫做了很多的病毒类分析,何乔帆血液内的抗体,可以对抗人类28种无法抵抗的病毒疾病。这还只是他目前为止他所做的部分实验。
他提取了何乔帆血液内的血清的纯抗原,注射到一名患者体内,患者毫无排斥反应。并且在短期内,快速地转好。
邵莫夫将这个档案再一次加入了绝密档案中。
并且反复更改实验对象,修改变量。
不同的血型,不同的年龄都能吸收融合何乔帆的血清,起到治愈的效果。
这年7月,七子体外孕育过程中,有两胎成为死胎。其余五胎安然出生。
三男两女。
还需要持续观察半个月,确认生命体征正常后就可以挪到楼下,做出生登记。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也会相对严谨些。
林恒将报告发给邵莫夫,而后将那两胎的案例分析详细的情况都记录在案。
每一步,每一种用量。都是科学客观的。
但是那两个生命依然是走了。
他将所有资料整理好后,又回到侧楼,00号也脱离了人工子宫。
在这栋空荡荡的楼宇内降生了。
林恒隔着屏幕用无菌手帮助智能设备操作。
孩子稚嫩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简单测了几项数值都正常后,林恒心理也有了底。
他一边看着新降生的婴儿,一边弹开白卡投射到屏幕上,填写数值。生成秘密档案。
过了一会儿,邵莫夫的智线连了进来。
“在哪?”
“侧楼,00降生了。”
那头似乎沉默了一下。
“怎么样?”
“生命体征正常。”
“好,那你们去主楼准备下,等下开个临时会议。”
这次会议廖宗弘与宋玉丹也一起来参加。
之后的每周,都将会有七个体外孕育的孩子降生。他们会被集中到一处,细心看护。
介于现在的发展需求,之后也会加大力度对于这块的建设。
从一开始女性的反驳,到现在的配合。
女子学院的改革,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