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医大院内人满为患。
重症流感窗口队伍排满,医院里面人手开始不够用。在医大院的侧楼门前,也搭建了几个临时急诊问诊处。
周礼文从隔离病房内出来,他拿过徒弟给送来的报告。
今天凌晨,沈从良还是去世了。
沈从良32岁,一月前在环岭区地方医院就医,就诊为流感。
3月24日再次入院,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地方医院发现了此例特殊病历的棘手,以他们这边的医水平是没办法治疗的。3月27日沈从良被转院至新合区医大院内就诊。成立了特别疾病攻坚组。
此时患者呼吸衰竭加重。除了呼吸衰竭问题,他们还注意到患者出现严重的体内排斥现象。
3月30日患者进入重症急救室。4月2日凌晨,患者去世。仅不到十天的时间,病人身体内所有防御系统全线崩溃,连祁舟同老教授也没有办法。
究竟这个病是毒有多么强大?短暂的疑惑后,周礼文又陷入了某种忙碌之中。
凌晨时刻,还有人陆续赶来看病。
冷风灌进他的袖口,他连忙拉上窗户。
又有一个念头出现在他脑海。
24天?!
查房时候,一个小孩卧在窗边还没睡。
他问:“周医生,为什么下面那么多人。”
周礼文让他躺下睡觉。
小孩头上的绷带还没有拆开,他眼睛雪亮。很明显睡不着。检查完成后,周礼文只是要求他安静,不能打扰别人睡觉。查完房已经三点,周礼文回到值班室,在工作日志上写下记录。
四月中旬,感染风寒的人越来越多。
病人不减反增。
医院里排满了人,地方诊所,医大院人满为患。
新合医大院又接入一个病人。
24岁的女性。
此例案例与沈从良的病情颇为相似。
无论任何药物治疗都起不到正向作用。
医生同时也发现了,这个病毒在你没有外部刺激时候,它的动作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极度缓慢的。也就是在内均衡的情况下,不去做过多医治,会比医治更安全一些。
这个结论一得出,会议室上气氛更加沉重。
这是一种特殊的惰性病毒。如果放缓医治,就不会打破“内部均衡”患者就暂时不会有病危情况,而一旦打破“内部均衡”患者就处于一种被疯狂攻击的状态。
从重症急救室内出来后的赵亚萱被送进了隔离病房。
会议上,他们决定先采用放缓治疗,先延缓病情加剧,再为他们创造出时间来研究这个病毒。
此时,第三例病历也出现了。
周礼文看了一眼转院手续 ,这三个人都是从环岭区那边转来的。
介于病毒可能具有一定传播性,而且这三例病历的棘手程度,经由人民大会上祁舟同提出此惰性病毒的重要等级。
再三权衡下,公文下发。
四月十八日,部分地区停工,远程操作办公。改线下教学。
环岭区被管控。
在环岭区医大院内,病历单正在收集生成。
各大区病历汇总。
四月二十二日
在新合区病毒研究实验室内,检测分析报告也已经出来,这种特殊的病毒是一种特殊的惰性病毒,病毒本身会附着在人身体表面,从附着到进入身体,会有很长的一段潜伏期。
病毒伪装成良性被内部接受后,它也不会攻击身体内的细胞,他会散发某种介质附着在其他细胞上。
最终感染了T细胞,令T细胞攻击自身良好细胞。
本身没有攻击性的病毒,就能成功的不费一兵一卒,占领这个宿主。
并且这个惰性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
此时住院人数已经有上百例。
小桦,是一名女教员,她负责的是六岁学前儿的生活指导老师。
她早上等到学生去了学堂,进入宿舍做例行检查。六岁的儿童已经学会了自己整理被子,自己穿衣漱口。个别床铺脏乱差的,会被记下通报。
小桦往外走去,看到了刘妈。
刘妈:“小桦,你刚刚看到b03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