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迟在这一年夏天的时候,张国荣和唐鹤德再次分手。而这次分手明显和上次不一样,这次张国荣有一个“后撤”的尝试。杨诺思出现了,这是张国荣的旧有观念在做最后的挣扎,选择和她交往。
杨诺思,是张国荣对所谓“正常”生活的最后尝试。
张国荣和杨诺思交往时间非常短,只有杨诺思在香港过暑假的这段时间,等她回去读书后,两人的交往关系名存实亡。张国荣和杨诺思只是非常浅层关系的尝试,没有交心就已经夭折。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是尝试,张国荣这次选择的杨诺思和他的前几任好感对象都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把毛舜筠、雪梨和杨诺思放在一起比,就很容易看出杨诺思的特殊之处。一是,杨诺思的家世很好,人品很好;二是杨诺思本身很优秀,比另两位多了精英气质。
人品好、精英气质,这像谁呢?
唐鹤德。
在张国荣眼里,杨诺思简直就是性转版唐鹤德。
他选择的类型已经完全变了,他喜欢的类型已经是唐鹤德的样子了。就算迷茫了、分手了、后撤了,他还是按照唐鹤德的条件来找对象。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对象有很具体的轮廓时,一定是心里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了。
经历了和杨诺思的短暂交往尝试后,张国荣终于意识到,他无法逃避自己的内心。就算需要背负巨大的社会压力,他也不想放弃自己内心中真正深爱的人。他和唐鹤德之间的深度关系已经让他离不开唐鹤德了,浅层关系分离不难,但一旦建立了深度关系,分离就很难了。即使是出现了和唐鹤德比较相似的性转版都不行。论条件,杨诺思确实很接近唐鹤德,但真正的爱与条件无关,只与那个人有关,心里有了那个人,就只能是那个人。
就算杨诺思有着社会意义上的性别优势,可以让张国荣免除因同性恋情带来的风险,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到了这个地步,张国荣的对象只能是唐鹤德。杨诺思的出现,可以说是绝了张国荣对所谓“正常”的比较轻松的符合主流生活的幻想。所以,他和杨诺思的这段感情虽然短却很重要,可以看做是张国荣对感情认知的一个新台阶。在她之后,张国荣尊重自己的内心所想,义无反顾地往那条很难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插播一下,为什么说选择和唐鹤德谈一场专一又美好的恋爱很难呢?因为当时同性恋被视为是不道德的、犯罪的。即使现在,虽然香港法律已经改变,同性.恋情不再入罪,但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张国荣是一个很勇敢的人,1997年,他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公开示爱唐鹤德,当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巨星,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仍然因此而在公开场合受到羞辱和嘲讽。尤其是后来金马奖主持人刘若英和颁奖人秦汉毫不尊重人的内涵言论羞辱性极强,这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和心痛。张国荣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勇敢宣布一生挚爱是唐先生,他的真诚和勇气展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但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祝福。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要面对无止境的口诛笔伐和公开的大肆嘲讽,受尽歧视。这部分内容,我们后面会再详细讲一讲。
回头再来看他1986年的迷茫和后撤,不过是人性的正常反应,而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地因为他在感情上的短暂后撤而评判他。更何况,他是在和唐鹤德分手后,才和杨诺思在一起,更谈不上渣。
说个题外话,有些人总是喜欢用用浅显的贴标签方式来评判一个人,但这样做往往容易误判。因为每个人的情感都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在深度关系中,会有很多微妙的细节需要回到整体中来看。但是,有些人却总是轻易地给人物贴上标签,这种行为是非常肤浅的。即使他们看了很多名著,一看到名著里的人物对感情犹豫了或者后撤了,谩骂就跟上了,简单粗暴地给人物贴上“渣”标签,缺少深度思考。
其实,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是不同的,这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有些人可能天生条件就很好,而且遇到的对象需求和他们很匹配,所以他们在磨合期的困难和疑惑会少很多,才显得很坚定罢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是“渣”或“差”的。看一个人的行为,最好还是整体性一点看待,不要揪着某个细节片面地评判。评判别人的细节越片面,做法越粗暴,对自己也不会有好处。
正因为有些读者、观众的评判太过简单粗暴,为了避免麻烦,现在的小说、影视作品往往不敢让人物有人性上正常尺度的挣扎,这导致了故事越来越平淡无奇。相比之下,如果在人设上先给两个主角设定了相似需求,两人需求冲突少,自然可以和谐关系。但这样的话,人物之间的拉扯、挣扎还有张力都减弱了,故事本身也没了魅力,更无法引起人们进行深度思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小说、影视作品越来越索然无味。
小说中的人物可以根据作者想要避免麻烦的需求而进行改变,但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却不行。有些人之间的需求差距很大,但他们确实相爱,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感情经历会非常曲折,免不了分分合合,甚至会出现中途撤退去尝试寻找别人的经历。但是,最终他们能够突破需求差距在一起,就不能简单地把中间的分离当做不坚定。只能说这就是他们需要磨合的地方太多,他们的人物特征导致的,和道德品性无关。
对于微妙的感情,更要以整体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而不是片面地以某种片段情节就粗暴地进行评判。从张唐的整体感情发展来看,这段分手和后撤有必然性,有了这段插入的短暂异性交往,更坚定了张国荣义无反顾的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感情,不能仅仅因为某个片段就下评判,而是需要理性地分析和思考。我们常常会被表面上的行为所迷惑,而忽略了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这种简单思维方式不仅会误解别人,也会误解自己。学会深入思考,去探究事情的本质,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不要用一元单线简单思维来看待有血有肉的人。轻易地把眼前看到的行为贴上一个自己所能理解的一个标签,而不去更加深入思考本就很微妙的爱情关系,是评价者自己的损失。世上所有的事情,我们如何看待别人评价别人,同样也会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
在爱情关系中,更是需要深入思考。因为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不能简单地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的爱情,也不能轻易地对别人的选择进行评判。只有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才能更好地支持和理解他们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别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1984,这一年值得说得内容太丰富了,不仅有刚刚讲过的张国荣感情迷茫期,还有唐鹤德因为张国荣的迷茫而跟着经历的一段感情郁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