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点点读书 > DC339爱情传奇 > 第22章 巨大失望

第22章 巨大失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在海外巡回演出的反响很好,他站在舞台上就像一个王者,台下观众对他的热情早已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现场更是热闹非凡。“热·情”演唱会,在无数人的心中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正如《经济日报》所说,这是一场声、色、艺的完美示范,整个演唱会从舞台设计、歌曲编排到制作规模都是近年少见的认真,这种巨星格局并非年轻歌手可比拟。

《明报周刊》赞美这场演唱会配合得天衣无缝,甚至是“将本地演艺事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但在香港演出的13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有良知、负责任的港媒是少数,更多的港媒表现出的是浅薄、无聊的一面,“着裙扮女人”“鬼影幢幢贞子现身”等铺天盖地的恶意攻击。当时演唱会的第三天,张国荣收到了Jean Paul Gaultier的传真,他表示了对香港媒体歪曲、造谣的严重不满,声明今后都不会给香港艺人设计服装,当然也包括张国荣。

精心打造的演唱会受到如此待遇,张国荣的愤懑、无奈与委屈,可想而知。所以,在海外得到本就应该拥有的赞誉后,张国荣决定在2001年4月11-16日于香港加开“压轴篇”,他终究还是不甘心。

即便他早已深知香港无良传媒的浅薄、低俗与造谣,但他心里还是有个缺爱的孩子,还是在乎外界尤其是香港这个地方对他的评价,这场压轴的目的,他想让香港人,尤其是香港传媒正确地认知自己。

热情还要燃烧,他的生命力也是。

这次压轴篇依旧很成功,而香港媒体们这次一改之前的口径,纷纷赞好。毕竟唱衰歪曲的那套之前已经用过,倒不如改口来得新鲜。新鲜的话,报纸和杂志就能卖得更好。从香港传媒前后表现可知,他们早就不在乎什么是真相,一切都是玩弄舆论的游戏。

在和不良媒体的对抗中,真正认真对待艺术的,只有张国荣自己。

这种感觉非常讽刺,他耗尽心力做出一件艺术品,叫人过来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艺术,当他像个孩子一样喜悦地展示美好以希望得到赞赏时,港媒一顿嘲弄。小孩天真地以为,对方不懂欣赏!于是,出去展示了一圈得到很好的评价后,他又特意回来展示,试图与他们沟通。但沟通的前提条件是,两者都是抱着对艺术品本身的看法进行交流,欣赏水平高低不是真正的问题。然而,这时候,张国荣发现,双方其实连沟通的前提都没有,无良港媒眼中根本看不见这件艺术品,哪里谈得上欣赏?他们根本不把自己的欣赏水平放在艺术品上,他们在看待这件艺术品时是完全“无心”的。艺术品在他们眼里只是制造舆论的工具,根本毫无在意。说好说坏只基于市场卖点罢了。

张国荣那时的心情估计是极度悲凉的,曾经,他以为对方只是水平太低,但真相远比这更残酷,让他更无力。港媒套路得这么明显,后面赞好的这些说法,张国荣不会太当真了。他知道了媒体想要什么,也正是因为知道了,更显出“艺术”在这个地方的无助感,以及他对艺术坚持的可贵。

我觉得,热情后的巨大失望,和他的抑郁症关系太大了。早期他被嘲讽,就在心里暗自下决定,一定要出头。这样的想法确实帮过他,让他成了top级艺人。“出头”这种事,以他的天分,努力一下是可以达成的。同样,在这时期,他仍然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达成目的。对方水平低点就低点,他努努力,就能在沟通上比之前稍微好一点点。万万没想到,对方根本志不在此,唯一把艺术当回事的只有他。沟通?谈不上的。

社会上也有不少人以为强迫自己咬牙坚持,一定要达到某个目的的各种说法。但其实,人不能太强迫自己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尤其对抗的是主流的恶意时,一定要放下改变他们的执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