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点点读书 > DC339爱情传奇 > 第34章 2024年唐鹤德遭遇网络暴力(四)

第34章 2024年唐鹤德遭遇网络暴力(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3.迷思的追随者:为何会被主动霸凌者扭曲事实的错误逻辑煽动?

参与语言霸凌的人群中是多面的,不仅包括了主动实施霸凌的主要行为者,还包括了那些被误导的迷思追随者。很多人没有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就随便评论。这些追随者不一定具有恶意,但他们的行为同样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他们之所以会被主动霸凌者扭曲事实的错误逻辑煽动,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原因:

(1)主动言霸者往往采用似是而非的歪理来诱导他人。故意使用扭曲的逻辑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目标是说服或压倒对方,而不是寻求真理或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在讨论复杂或争议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故意简化问题,采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思考,比如“非黑即白”“全好或全坏”。这种简化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灰色地带,并且,常常利用情绪化的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感受,这种语言可以引起听众的情绪共鸣,从而分散听众对逻辑严密性的注意力。最后,还要不断重复自己的论点,即使这些论点逻辑不通,但是人们倾向于相信反复听到的信息。通过重复,会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有说服力,增加迷惑性,这就是所谓的“真相错觉效应”,又称“重复诱发的真相效应”或“重复暴露的效应”。

(2)追随者人群特点:认知偏差,特别是确认偏误,在这部分人中起着关键作用。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群体是冲动易变、偏执专横且往往容易受到暗示的。追随者在事实逻辑并不严密的情况下,倾向于寻找和重视那些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或质疑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他们对某些霸凌行为有错误的理解和支持。在现代社会,信息源极其丰富,人们往往选择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源进行关注。这种选择性曝光可能加剧了认知偏差,使得个体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即使是在面对不公正或不正确的霸凌行为时也难以保持客观。再加上,缺乏批判性思维,未能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评估信息。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有偏差的观点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语言霸凌中。这部分中,还有一些是容易受情绪影响。当某种观点或信息触发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个体可能会基于这种情绪来作出判断,而不是通过理性分析。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在没有充分理解情况的情况下,就参与到语言霸凌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