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点点读书 > 时光之书 > 第2章 铁树开花

第2章 铁树开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值仲秋,紫禁城御花园的秋景已然萧瑟。东北角的堆秀山前,一颗颗苍天古树的树叶朝气蓬勃的享过了暖春,又坚强忍耐的熬过了酷暑,如今已是垂垂老矣。故而,其再也经受不住萧瑟秋风的无情吹打,纷纷离枝别树,乘着风打着卷,伴着此起彼伏的鸟鸣,飘向一旁的浮碧亭,拂过额枋上金线龙锦的彩画,最终零落于地。

而浮碧亭内,康熙的四位年轻皇子正安静地专注于各自之事。

天花正中双龙戏珠八方藻井下,是一红木花雕圆桌,分别端坐着三人。

最是一表人才的那位青年,正手执一本《忘忧清乐集》,读得津津有味,此人便是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祯。他个子高大挺拔,身材精瘦;相貌极为英俊,棱角分明的鹅蛋脸上剑眉星目;气质丰神俊朗,兼备英武阳刚之气与文雅温和之风。一身银鼠色绣银福寿纹斜襟锦锻长袍,外罩竹月色绣银四团龙纹对襟锦锻马褂。

一旁是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和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二人对弈正酣。

八爷个子偏高,身材清瘦,长方脸,内勾外翘的丹凤眼里流露着精明能干。他浅笑的嘴角上透露着收敛得体,温文尔雅的气质中表露着严正凛然,亲切随和的举止显露着从容庄重。一身緇色绣金云纹斜襟锦锻长袍,外罩褐色绣金四团龙纹对襟锦锻马褂。

九爷个子偏高,身材精瘦,棱角并不分明的鹅蛋脸上眉清目秀,明亮硕大的眼眸中闪烁着聪慧之气。他通身散发着江南才子的斯文气质,但却又不失桀骜之气。一身乌金色绣金如意纹斜襟锦锻长袍,外罩秋色绣金四团龙纹对襟锦锻马褂。

亭子侧边,十阿哥正斜倚阑干,兴致勃勃地给亭下池塘里的金鱼喂食。他个子中等,长方脸上眉眼清亮,情态温和友善。一身月白色绣银回字纹斜襟锦锻长袍,外罩银白色绣银四团龙纹对襟锦锻马褂。

只见那水池里,原为出水芙蓉的荷花已是倩影无踪,原是碧绿玉盘的荷叶已然枯黄干瘪。若是换了伤春悲秋之人,难免要感伤一番。可十爷却眉梢眼角皆是笑意,露齿而笑,皓齿一排,尽赏鱼游争食之趣。足见他全然是个乐观旷达、无忧无虑的乐天派。

“哎,乏了乏了,这棋局都僵持不下近一个时辰了。我还是愿意去琢磨银钱,去交友打交道,去和传教士讨教洋文。”九爷一边叹道,一边站起身来松泛着很是疲乏的腰椎脖颈。

八爷只有笑着摇头,端起太监刚送来的热茶,品茗润喉。

十爷一边喂着鱼,一边笑道:“我觉得什么都比不过自然之趣!瞧瞧这池子里的金鱼,个个圆胖肥润,却生机灵活,叫人看了心旷神怡,烦忧尽抛。比你们那绞尽脑汁的对弈厮杀有趣多了!”

听罢,胤祯抬眼笑看了一眼十爷,又将目光落回至书页,悠悠笑道:“十哥,你既得会享受自然之趣,也得会享受对弈之乐。宋徽宗曾曰,‘忘忧清乐在枰棋’。下棋能让人静心凝神,长于思辩亦善于筹谋,自然忘记琐事烦忧。”

十爷转头无奈的看着胤祯,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

胤祯合起书来,对十爷笑道:“要不我借你去看看?这本宋刻版《忘忧清乐集》,可谓是古今第一棋艺古谱。我几经寻求,好不容易才在琉璃厂高价得到的。李逸民不愧为北宋棋待诏,他这书中所收有的这些棋式棋局和理论招法,甚是精妙。”

“我不稀罕!”十爷回了他一句,又转过头去继续观鱼游。

八爷放下茶杯,整理着棋盘和棋子,对胤祯笑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十四弟,我俩实战对弈一局,如何?”

胤祯一听,忙点头笑应“好”。

只见棋盘有三百六十一路,局分四隅,谱寓四声,平上去入,各管一角,计九十路。以左手尊而为平,故而从棋盘左下角顺行,将四角标记为平、上、去、入。于是,每个枰点都有了唯一坐标。

胤祯笑道:“八哥是兄长,位尊者执白先下。”八爷含笑点头,执白子先下,胤祯执黑子随后。

八爷:“去四三。”

胤祯:“入四四。”

八爷:“上三三。”

胤祯:“平四三。”

八爷:“去三六。”

胤祯:“平四六。”

棋局以布局占角开始,对局双方把四角占完:八爷的白棋占了小目和三三,占据了右上角去隅和左上角上隅;胤祯的黑棋占了小目和星位,占据了右下角入隅和左下角平隅。然后又继之以占边围空:八爷以大飞守角继续巩固右上角去隅围空,胤祯以大跳守角继续巩固左下角平隅围空。双方棋子暂时都没有接触性战斗,均是各占各的领地,不断扩大各自领地。

八爷:“入三三。”

胤祯:“入四三。”

八爷:“入三四。”

胤祯:“入三六。”

八爷:“入三五。”

胤祯:“入四五。”

八爷:“入二六。”

胤祯:“入三二。”

八爷:“入二二。”

胤祯:“入二七。”

随着八爷落子‘入三三’,先发制人的攻入胤祯右下角入隅领地,双方便展开了中盘激烈对战。八爷落子天元,偏重中腹围空。胤祯则偏重四角围空,胤祯的黑棋加固城墙堡垒,包围了八爷的白棋,且与已占有左下角平隅的黑棋配合,取得强大外势。此后,双方的圈地攻守之战蔓延至全盘,棋局变幻莫测。

胤祯:“去三三。”

八爷:“去三四。”

胤祯:“去五三。”

八爷:“去六三。”

胤祯:“去六二。”

八爷:“去七三。”

胤祯:“去七二。”

八爷:“去八三。”

胤祯:“去八二。”

胤祯落子“去三三”,攻入八爷右上角去隅领地。八爷的白棋开始包围胤祯的黑棋,黑棋则继续进攻。攻防几手之后,双方势均力敌:八爷的白棋加固城墙堡垒,往内包围了胤祯的黑棋,往外还可扩大围空。然而,胤祯的黑棋看似被八爷的白棋包围了,但在角上却是活棋,在八爷的领地里成功有了占据地,把角空夺去了。

一时之间,局势焦灼,胜负难分。八爷和胤祯均是眼眸紧盯着棋局,手则抓着棋盒内的棋子,全神贯注的凝神思考如何下手落子。九爷则在旁用手撑着下颚,观战正酣。

此后的攻防围地之战,原本势均力敌的局势渐渐开始扭转,胤祯占据了上风。他的黑棋不是将白棋吃子,就是攻入白棋领地,扩大围空。而且相比八爷,胤祯用更少的棋子围了更多的目数。一个时辰后,双方领地界限大致已定,只剩细部争夺。直至两个时辰后,棋盘上看似黑白交错,实则已是黑白分明,局势明朗,胜负已分。胤祯位于四角的各处围空领地固若金汤,八爷无法破之。

最后至收官之战,双方于右下角入隅展开最后一战。棋子棋盘,天圆地方,天动地静,黑白对弈,落子无悔。胤祯乘胜追击,八爷无力还击。

胤祯:“入三一。”

八爷:“入四二。”

胤祯眉开眼笑,道:“入五二,叫吃!”

八爷:“入四一。”

胤祯:“入五一。”

八爷:“入四六。”

胤祯再度胤祯眉开眼笑,道:“入四七,叫吃!”

此时此刻,八爷只剩‘入五六’的最后一条出路一口气了。胤祯若是落子‘入五六’,八爷的白棋就又会被胤祯的黑棋团团包围,一一封堵,再无出路,只有被吃子。八爷又扫视了一遍棋局,整盘棋的子树和目数差距已然分明,双方的领地分界线已几乎无棋可下。虽然棋盘上还有很多空点,但都已经确定归属。胤祯的黑棋于四角占有大范围领地,他的白棋若是再度攻入胤祯的地界,显然会被立即吃子,无法成活。他的白棋早已苟延残喘,徒留挣扎罢了。

对于胤祯而言,不管落子‘入五六’与否,就目前局面而言,他都是胜局,八爷再无回天之力。故而,虽是争夺之战,但胤祯决定就此作罢。他没有落下绝杀一子,没有堵死最后一条出路,没有赶尽杀绝,没有不留情面,为八爷留了最后的体面。

胤祯将手里本应落下的那颗黑棋放回了棋盒里,对八爷谦虚的笑道:“八哥,我们这局就到这吧!”

八爷微笑着点头同意。于是,二人的对弈正式结束,胤祯获胜,赢下此局。两人心照不宣,没有按规矩还棋头,也没有依着子目皆空而仔细计算胜负。

九爷见两人如此这般,也是心领神会,直叹他这十四弟不仅聪慧过人,而且既勇武果决又仁厚雅度,进退得体,足见君子之风。

落败的八爷懊恼的摇了摇头,淡笑道:“这局是十四弟胜了,你棋艺精湛,我甘拜下风,自叹不如。你先是不慌不急的摆兵布阵,而后不骄不躁的稳扎稳打,最后势如破竹的大获全胜。看似收官时一招定乾坤,实则开局时便布局精密,中盘时更是攻守严密。可谓是兵法韬略,足智多谋。反倒显得我过于心急了,重势不重地,重中不重角。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获胜的胤祯则谦逊的笑道:“哪里,是八哥承让了。”

八爷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颔首笑道:“我还得多谢十四弟气量宏大,手下留情,没有让我输得太难看。”

胤祯眉开眼笑,诚挚道:“八哥哪里话,你我兄弟对弈,重在切磋棋艺,绝非胜负结果。”

这盘棋一下便是两个时辰,胤祯抬头松泛着身子,一眼就瞧见十爷倚阑打盹,睡得正酣。他随即给了八爷九爷一个眼神,待他二人抬眼望去,三人齐齐憋住笑声。

胤祯遂走至亭外,随手折了一片树叶,又返回亭中,憋着笑意蹑手蹑脚的走至十爷身前,用叶子轻扫他鼻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