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张唐正式交往后,彼此就成了对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不过,人性是复杂的,不懂得经营稳定感情的张国荣需要改变,而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张唐两人的感情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他们也翻过脸闹过分手。
张国荣一开始只是尝试,他在热恋期间享受被唐鹤德呵护的美好,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转变对性别的认知。人的成长是一步步来的,即使巨星张国荣也是如此,他需要时间来摸索和思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和唐鹤德在1983年1月份定情,2月份戴了戒指,但是半年多没有发生性关系。直到9月份张国荣生日才第一次发生真正的性关系。这对于两个非常相爱且互相吸引力都很强的成年男子来说,实在不太常见的。尤其是张国荣之前的女友狗血情史那么丰富,他能忍住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他对自身性别认同的摸索与思考,这个思考伴随了他之后的全部演艺生涯。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说自己是双.性.恋。
1983年,发生很多事情,经历了两人定情,在张国荣窘迫的事业中患难见真情,甜蜜热恋,还有第一次闹分手,都是在这一年。
在深度关系里,对方爱的是真实的你。想要深度关系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深度关系的人,往往是内心不接受甚至看不清真实的自己。深度关系像一面极度诚实的镜子,会照出了自己的各种不完美,而当一个人拒绝面对真实的自己,就会拒绝深度关系。
又想要又害怕又想拒绝,就来到了关系最难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两人的爱足够多,且至少有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对方改变,那么,才能平稳度过磨合期。唐鹤德正好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关系引导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自我的伤痕只有被照见才能被修复,深度关系照见不完美的自我,却又能滋养灵魂。在深度关系中,我们无法掩饰自己的缺点,必定会暴露出自己的不完美,这些不完美可能是我们的伤痕、缺陷或者是内心的恐惧。这样不完美的自我,让我们感到害怕,想要拒绝,但同时也渴望被照见,被理解和被接纳。因为,只有当我们的伤痕被照见,才能被修复。这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需要伴侣有足够的爱和智慧来引导我们走出困境。
唐鹤德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得足够多,又有足够的智慧来引导张国荣走出困境。在关系最难的时候,他能够给予伴侣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平稳度过磨合期。
张国荣生性敏感,在多次与异性的恋爱中碰壁,对他造成很大打击。但在与唐鹤德的恋爱中,他得到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唐鹤德是一位温柔体贴的男人,他不仅带着张国荣出去玩,还给他花钱。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张国荣感受到了被照顾的奇妙感觉,这是他在异性恋中从未体验过的。唐鹤德的出现让张国荣重新认识了爱情,他开始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个真正爱他的人。
自从相遇之后,张国荣就开始需要唐鹤德的爱,唐鹤德给出的爱很特别,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和安心。唐鹤德不仅容貌优越,家世好、教养好、情商高、有能力,而且宠他、懂他,让张国荣感到自豪和满足,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唐鹤德的宠爱和关心让他感到被珍视和被爱,他知道自己在唐鹤德心中的份量,很有安全感;还有,唐鹤德内心强大、情绪稳定让他感到放心,不需要他过多照顾情绪,反过来还能为他提供情绪价值,他知道自己可以依靠唐鹤德的力量和支持。这样的爱人可遇不可求,张国荣以往接触的任何人都没有给过他这样的爱,更没有这样的默契和信任,所以,相爱之后,任何人都无法填补唐鹤德在张国荣生命里的位置,张国荣不可能跟唐鹤德长期分开。
整体上来看,他们对彼此不离不弃,但不代表这段感情的发展很顺利,前面也提过他们闹分手,在爱情里该吃的苦,他们没有少吃,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磨合期。尤其是在同性之爱的情况下,社会的压力更是让张国荣感到无比的困难和挣扎。从最初的吵闹到心寒,再到分离,这样的循环重复了好几次。被公众所熟知的,就有两次比较厉害的闹分手。幸好,他们没有真的放弃,而是一直在努力地磨合,让彼此更加了解和信任。这个磨合阶段,长达6年之久。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彼此认定,坚定执着、至死不渝。
张国荣遇到唐鹤德是幸运的,他曾公开表示,唐鹤德是上天给他的礼物。
一个极度渴望稳定的深度关系,却不懂得经营深度关系的人,遇上了性情稳定、情商高的对象,是一种救赎。
当然,深度关系能顺利磨合,一定不是一方单方面付出,而是双方都在改变自己。同样,在这段关系中也一样,并非只有张国荣在改变,唐鹤德也有很大变化,只不过,张国荣的改变比较显性,而唐鹤德是素人且不是外放的性格,所以他的变化比较隐性。
唐鹤德曾经优秀且好胜,是校园各种团队里的领导者,虽然沉稳但也有他比较隐蔽的张扬特点,可是在遇到张国荣后,他愿意为了张把自己性格中张扬的部分收起来。唐鹤德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他不需要舞台,不需要社会意义层面上的各种成就,这样的人不会随波逐流,对这个社会的价值认可需求度很低。喜欢了张国荣,张国荣本身就是更张扬的人,而且他比唐更需要这份张扬以及社会价值认同,所以,唐二话不说,就能收起锋芒,这种牺牲和付出是非常难得的。且他从来不对人提及这份隐性付出,旁观者需要用点心,从他前后对自己的调整中才能看得出他的这份真情。这种低调的爱让人感到温暖又感动。
唐鹤德的爱是如此细节、如此贴心。他这样的人,连对张国荣的付出和爱,都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和赞扬,只是默默地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他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表达自己的爱,这种爱那么真实、那么纯粹。
接下来,我想展开说一下,他们在这段磨合期里遇到的具体事情。
热恋期的张唐两人很甜蜜,关系发展很快,在2月5日,交往一个月左右,张国荣的手指上就戴上了戒指,这个戒指在1983年多次出现。
不过,情场得意,事业场却失意。张国荣在1983年遭遇了他的事业低谷,甚至萌生了转行的念头。建立深度关系的不只是人与人,还有人物和事物、人和工作,都可以建立深度关系。张国荣后期无疑是热爱演艺事业的,但是这不代表他一开始对演艺生涯就充满热情。在没有遇到唐鹤德之前,演艺事业对张国荣来说更多的只是一份工作,而非重要的生命组成部分。那时候的他和演艺工作也只是浅层关系。所以,彼时的他会用“入错行”来形容自己进入演艺圈。这也契合我们之前说的,他对社会价值认同感的需求度比唐鹤德高,当事业的发展没有让他得到想要的社会认同感时,他会觉得“入错行”。人生是一个整体,在爱情上建立深度关系后的张国荣,对人生对事业的激情被更深地激活,美好的恋爱关系为他提供更有深度的思想和更有厚度的激情,帮助他后来大幅度改变对工作的态度。
在这段事业低谷期,唐鹤德对他大方的经济支持,让他一直铭记于心。
这一年3月,张国荣对《明报》透露想与当时的经纪人解约,但是合约未满,需要走法律程序赎回未满期的合约。他当时还没红,手上并没有足够的钱。
张国荣的家庭条件虽然很不错,但是在那个年代,演艺圈在长辈的眼里是三教九流。张父很反对张国荣入行,所以一直都不支持他。但作为明星的张国荣,就算不火,明星的一些必要开销也不小,而且当时友人合作经营服装店每个月都亏好几千,又加上要与经纪人打官司,日子过得很窘迫。
此时的唐鹤德什么也没有说,就借了一笔钱给他,还是笔不小的数目(可能超过14万港元,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不少钱)。唐鹤德虽然家世好,但是早就生活独立的他并没有选择从家中支付,而是自己去筹钱,为了借钱给张国荣,唐鹤德吃了一个多月最便宜的盒饭,但他没有和张国荣提过这件事。他对伴侣的好,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直到1997年演唱会前,张国荣才无意中从朋友口中得知此事。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唐鹤德的品性,他对张国荣很大方,而且一直这么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