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点点读书 > DC339爱情传奇 > 第5章 热恋与磨合

第5章 热恋与磨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这段经济窘迫期,张国荣在3月9日进组邵氏电影《杨过与小龙女》,演男主角杨过。雪上加霜的是,初入片场,张国荣就被偷了800港元零花钱。在娱乐圈有不成文的规矩,导演、男女主角要经常买吃的慰劳工作人员。穷困潦倒的张国荣没有办法经常请工作人员吃饭。不红的男主角还不主动请客,组内人更加不尊重他,经常说他小气。女主角翁静晶坦言,未成名的日子,张国荣承受过惨无人道的对待,简直没有把他当人看。

那时,张唐才刚交往两三个月,唐鹤德对张国荣在经济上就非常舍得,这种大方的付出让他们的感情极速升温。

感情亮红灯闹分手

爱,是一种能力

热恋虽然甜蜜,唐鹤德陪着张国荣度过事业低谷期,但是不会处理深度关系的张国荣,遇上的还是社会压力大的同性关系,难上加难。差不多半年时间,和唐鹤德的矛盾还是闹到了要分手的地步。

他们第一次有比较确切时间的闹分手,是在1983年夏天7、8月的时候,当时快拍完《杨过与小龙女》。分手后,张国荣开车回家,哭了一路,车上播放着流行歌曲《旧梦不须记》,倒是很应景,此时此景让张国荣后来对这首歌记了很久。下车后,张国荣还是停不住哭,一路哭上楼,开门进屋,还被她妈妈看到。

还有一个重点要再提一下,上一期讲过他们交往到半年多,还没有发生过性关系,这对于热恋期的人来说,并不平常。根据黄霑爆料,他们的第一次是在张国荣生日那天。1月2日开始交往,9月12日发生关系,8个多月!期间,张国荣对自己在关系中身份的转变大概是经历了很多思考。

插播一下,他们1月2日开始交往,1997年张国荣在演唱会香港尾场1月4日的公开告白,其实是红馆排期晚了2天,不然本来应该是1月2日最后一场,计划是在他们定情的日子里,张国荣面向大众公开挚爱!能公开恋情,活在阳光下一直是唐鹤德这样纯粹的人最想要的。处女座的张国荣实在浪漫至极。

至于当年闹分手的原因,同性关系的外部压力或许是导火索,但不是根本原因。因为从唐鹤德的半生轨迹来看,他受外界影响很小,就算是家人对他的决定也不起根本影响。两人这次分手原因更有可能是彼此对这段感情的不安全感。

先说唐鹤德,他虽然在交往才几个月后就可以为张国荣筹一大笔钱,这是他自愿的,但并不表示他此时在关系中有足够安全感。首先,张国荣长得太美,而且身处娱乐圈大染缸,前女友又多,唐鹤德要完全信任张国荣今后此生只会专情自己,是需要时间的。毕竟他们在相遇之前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人,尤其是对待感情方面。两个世界的人要从彼此了解走到彼此信任,需要耐心与时间。其次,他们是同性关系,张国荣是明星,同性关系对他当时的事业影响很大,张国荣之前也没有交往过同性,对唐鹤德的热情能维系多久?而且他们还没真正的性关系,唐鹤德心里的疑惑和不安全感肯定会有的。

张国荣方面,他确实喜欢唐鹤德,为此,他也不断思考更有深度的问题。但是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还有一定的迹象表明,张国荣对于唐鹤德家人的不认可很困扰,一定程度造成他对这段感情的不自信。不安就容易烦躁,结合他比较刚烈的性格和脾气来了口无遮拦的表达方式,两人前期的磨合有些难度。他是爱唐鹤德的,但是爱需要能力。而张国荣当时给予爱和表达爱的能力不是很强。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从小就感到孤独,在多次异性恋里都花样失败的人一下子变成情感高手。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还需要为人父母者识别出孩子的情感需求以及物质需求,并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小时候的张国荣所经历的却是情感被严重忽略,他对父亲的感受是好像陌生人。

那个年代中国的许多父母,有个普遍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对孩子的爱的分寸把握不达标。要么耻于表达对孩子的爱,要么过分溺爱。耻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就很容易造成情感忽视。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是非常大的伤害。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意和安全感,或者是,有些父母做了对孩子有爱的事情,却不说,孩子也同样感受不到。在孩子成长期间,父母长久地对孩子某方面的需求不听不闻,会造成慢性共情失败。

忙碌的父母为他安排了照顾的保姆六姐。但遗憾的是,即使六姐人再好,能够与小张国荣形成一些情感共鸣,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小张国荣仍会感受到情感忽视,因为他的父母把对他的照顾推给了保姆,这非常清楚地表示着,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比张国荣重要得多。小孩子都有个自恋期,需要周围的人让他感觉到自己非常重要。但显然,张国荣在童年时却遭遇了自恋受损。缺失和父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的内心就不稳定,总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内心不稳定的人是不自信的,就算后来长得眉目如画被称为绝色,也还是不自信。这就是为什么张国荣在遇到唐鹤德之前的表演是缺少灵魂的。不是说唐鹤德是他的灵魂,而是他当时自身的不自信,导致表演缺乏说服别人的能力。

而在关系方面,内心不稳不自信的人在进入深度关系时会更不安。

安全感是一段感情的根基。没有安全感的话,双方肯定会有矛盾。

再说唐鹤德,他此时对这段感情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外部,来自张国荣的职业,来自张国荣对这段关系的笃定程度看上去还不是那么深;而张国荣对这段感情的不安全感主要不是来自外部,更多是来自内心缺爱带来的自卑,于是,会不自觉地进行很多试探。但是在试探中也有彼此不断付出和调整。深度的关系,往往微妙而复杂。这些试探直到唐鹤德远赴加拿大,以张国荣退出演艺圈漂洋过海与心上人团聚翻开新的一页才结束,自此,笃定专情终于取代了不安。

补充一点,当时同性面对的社会压力不只是舆论和家人的压力,还有法律压力。80年代初,香港对同性.恋还没有去罪化,这让许多同性.恋情只能被压抑着。尤其是像张国荣这样的明星,他们的感情如果被曝光,张国荣的事业不仅前途尽毁,还有可能坐牢。再加上当时谭咏麟和张国荣的粉丝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张国荣私生活更是被谭粉跟拍,危险系数大大增加。他们不得不在黑暗中相爱,默默地承受着社会的压力和歧视。而唐鹤德虽然不是公众人物,社会压力相对小点,但是他的家世背景同样会给他较大压力,如果暴露,他一样会身败名裂,一样可能坐牢。

张唐在一起,都面临着身败名裂和坐牢的危险。但是唐鹤德没有退缩,他表现出了水瓶座的叛逆,不怕危险,并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磨合期的6年里,唐鹤德包容张国荣的所有,除了两条底线绝不退让:他们必须要最终能在阳光下生活;对待感情必须要专一。

经历过磨合期,他们最终拥有了稳定的关系。张唐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真爱的力量,也让人深刻地认识到爱情的珍贵。他们的爱情故事早已铭刻在许多人心中,成为一段经典的爱情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